Redis和MongoDB的区别
Redis和MongoDB的区别
从以下几个维度,对redis、mongoDB 做了对比,
1、性能
都比较高,性能对我们来说应该都不是瓶颈
总体来讲,TPS方面redis要大于mongodb
2、操作的便利性
redis丰富一些,数据操作方面,redis更好一些,较少的网络IO次数
mongodb支持丰富的数据表达,索引,最类似关系型数据库,支持的查询语言非常丰富
3、内存空间的大小和数据量的大小
redis在2.0版本后增加了自己的VM特性,突破物理内存的限制;可以对key value设置过期时间(类似memcache)
mongoDB适合大数据量的存储,依赖操作系统VM做内存管理,吃内存也比较厉害,服务不要和别的服务在一起
4、可用性(单点问题)
对于单点问题,
redis,依赖客户端来实现分布式读写;主从复制时,每次从节点重新连接主节点都要依赖整个快照,无增量复制,因性能和效率问题,所以单点问题比较复杂;不支持自动sharding,需要依赖程序设定一致hash 机制。
一种替代方案是,不用redis本身的复制机制,采用自己做主动复制(多份存储),或者改成增量复制的方式(需要自己实现),一致性问题和性能的权衡
mongoDB支持master-slave,replicaset(内部采用paxos选举算法,自动故障恢复),auto sharding机制,对客户端屏蔽了故障转移和切分机制。
5、可靠性(持久化)
对于数据持久化和数据恢复,
redis支持(快照、AOF):依赖快照进行持久化,aof增强了可靠性的同时,对性能有所影响,Redis是先读写内存再异步同步到磁盘,但持久化数据是需要时间的,如果每条记录都触发持久化,则性能优势则体现不出来,这里可能会产生一个问题,就是在数据改动不够多时,数据还没有持久化就重启了系统,这部分数据是有可能丢失的。
这里可以在设置文件中设置与入规则:
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
以上规则表明,如果在1秒内发生邮900次数据发动,则开始写入到硬盘。如果10秒发生300次发动,则就持久化。当你也可以设置成 save 1 1 每次发动都保存到硬盘,但是性能会下降。
MongoDB则不存在内存数据有可能丢失的问题,因为MongoDB每次改动都会写入数据库文件。MongoDB从1.8版本开始采用binlog方式支持持久化的可靠性
6、数据一致性(事务支持)
redis事务支持比较弱,只能保证事务中的每个操作连续执行
mongoDB不支持事务
7、数据分析
mongoDB内置了数据分析的功能(mapreduce),其他不支持
8、应用场景
redis:数据量较小的更性能操作和运算上
MongoDB:主要解决海量数据的访问效率问题
总结
决定使用场景的最主要两个因素为:持久化,事务,性能三个点上,具体根据自己的业务场景来选择,
个人觉得redis多适用于session、缓存、任务队列等,而mongo主要用于对数据的存储要求比较高的场景